陈婷婷博士受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非遗教育的全球之路
2025 年 7 月 8 日,正值《联合国宪章》发表 80 周年,第 47 届世界遗产大会主题边会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此次会议以 “面向未来的世界遗产教育” 为主题,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WHITR-AP)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WFUCA)联合主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提供学术支持,全球逾百位文化遗产领域专家齐聚,共探通过创新合作网络推动遗产保护的未来路径。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汉文化传播产业学院院长陈婷婷博士作为特邀嘉宾参会,重点介绍 “东方霓裳 —— 中欧一站式非遗创新集成工坊” 项目。该项目由北海艺术设计学院联合匈牙利佩奇大学、巴黎 Infinite Paris 创新工作坊等机构打造,通过活化应用香云纱、古法制香等传统技艺,构建起覆盖中、法、匈的非遗教育实践网络。
陈博士在演讲中提出非遗教育三大核心命题:一是培育兼具传统根基与当代表达能力的新一代文化创作者;二是建立跨国界非遗资源共享的全球协作网络;三是探索通过 “生活中的艺术” 实现文化认同具象化的生活化实践路径。她强调:“文化遗产不应是博物馆的标本,而是流动的生活。” 其团队开发的 “非遗 + 教育 + 国际交流” 模式,已成功将螺钿、茶艺等传统工艺转化为可体验、可传播的教育模块。
会议总结环节,陈婷婷博士引用法国思想家保罗・利科 “我们不是继承传统,而是参与其重写”的名言,阐述非遗教育的终极使命是让文化遗产在当代人的创造性转化中获得新生。这种 “活的文化” 理念,既关注遗产保护,更致力于构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化对话机制。